近日,太原市國土資源局發來消息,太原市城六區礦產資源承載力評價項目通過專傢驗收,項目對煤炭、水熱型地熱資源域淺層低溫能資源進行瞭分析研究,提出瞭今後礦產資源利用“線路圖”。

利用新能源 打造綠水青山

2013年以來,煤價斷崖式下跌,結構畸重工業脆弱,以致經濟發展規模不大、結構不優、質量效益不高,而且伴隨著煤炭資源開采,給太原市城六區帶來瞭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是礦產開采在太原市城六區形成瞭東西兩山的地下采礦擾動影響區,面積達到 463.454平方公裡。同時,礦山開采形成瞭地裂縫、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表變形。另外,太原市城六區煤礦分佈與生態控制線、保護紅線有著相當高的關聯性,並存在重合部分。據估算,2015年太原市城六區共計開采煤炭1500萬噸左右,合計造成生態環境的經濟損失約10.499億元。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項目組通過調研認為,隨著國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政策的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太原城六區“十三五”期間調整產業結構的要求,太原市城六區煤礦企業需要整體退出。

淺層地台中月子中心收費溫能資源豐富

由於山西省地熱、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起步晚、管理落後,開發利用基本屬於無序狀態,為此,依據《礦產資源法》等的有關法律,太原市將盡快制定管理辦法,做到科學有序發展。地熱是一種礦產資源,具有礦產台中西區月子中心評價和水的雙重屬性,開采需辦理探礦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取水許可證。目前,山西省、太原市還沒有相應的審批、監管辦法,項目組建議,太原市要學習借鑒天津、保定雄縣的管理經驗,並積極和國土資源部、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及水務主管部門溝通,完善審批程序,按招、拍、掛等公開方式搞好地熱采礦權的出讓工作。淺層低溫能目前還不屬於礦產資源,太原市在學習借鑒北京、天津、山東等地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完善我市審核備案流程。(喬清海)

按照今年6月18日國務院批復的《太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未來太原市要根據資源、環境的實際條件以及《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空間佈局,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邊界管控,促進城市緊湊佈局。要加強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重點防災設施的建設,加大對采煤塌陷區的整治修復力度,落實安全防護距離,確保城市安全。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積極發展綠色建築。

在煤炭退出的同時,項目組建議加大水熱型地熱資源與淺層地溫能資源的開發利用力度。水熱型地熱資源是以蒸氣為主的地熱資源和以液態水為主的地熱資源的統稱。據調查,太原市城區位於我國汾渭地塹地熱帶,地熱能蘊藏在太原新時代斷陷盆地內,儲層為奧陶系中統石灰巖,為“大型”地熱田,屬於“中淺埋藏開采適宜型”地熱田,可采儲量為7.57億噸,可利用熱能折合標準煤421.43萬噸。在2015年,太原市城六區共有37眼熱水井,年采儲量為730萬噸,可利用熱能折合標準煤4.07萬噸,在太原市的能源結構中僅占0.19%。

淺層地溫能資源是指蘊藏在地表以下200米范圍內巖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熱能。據調查,太原市城區淺層地溫能可利用總量冬季可供暖面積為7405萬平方米,夏季可制冷面積為14030萬平方米,可利用資源折合標準煤350.2萬噸。在2015年,太原市城六區淺層地溫能資源供暖與制冷面積 100.244萬平方米,可利用淺層地溫能資源折合標準煤3.62萬噸。

太原市描繪礦產資源利用“線路圖”

山西煤炭既是全國能源保障的主力軍,也是山西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和晴雨表。依托采礦業,太原市形成瞭以煤炭、煉焦、冶金以及火電等行業為主的產業構建。

太原市城六區現有16座煤礦,礦區面積達338.93平方公裡,占太原城六區國土面積的23.89%,隨著煤礦逐步退出,這些土地可以逐步導入健康產業、休閑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養老產業等新型產業,打造以“健康產業為龍頭、文化休閑為特色、綠色智慧能源為基礎”的綠色生態產業帶。

在水熱型地熱資源與淺層地溫能資源的開發利用上,項目組建議,要進一步摸清傢底。在過去調查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太原市城市發展規劃,確定重點勘查區,用1~2年時間完成重點區域的勘查評價,摸清資源分佈特性、查明可開發利用潛力資源量,提出開發利用建議。在摸清傢底的基礎上,制定《太原市地熱、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規劃》,明確強制推廣區、重點發展區、鼓勵開發區。合理確定地熱井的佈局、開發與回灌、核定地熱年度開采指標等,保證有效利用50年以上。要加強地區地熱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示范工程建設,推進梯級利用及循環利用工藝研究與示范。加強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監測和管理,健全標準規范。實行扶持政策,創新開發利用模式,提高地熱能利用比重。

礦山企業逐步退出城區

台中坐月子中心推薦台中產後護理之家推薦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推薦
arrow
arrow

    mio604oi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