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罕見發現: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比較邛崍村落出土銀質“印中印”

為配合基礎設施項目建設,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考古隊在項目施工范圍內確定古墓群四處,共清理古墓葬近30座、窯址4座。四處古墓群相鄰分佈,當地分別稱高山墩、古墳園一號點、古墳園二號點及皇墳。

西漢武帝時期的私印為何會出土於台中西區住月子中心位於四川邛崍的東漢中晚期墓葬中?考古專傢推測,這可能因為劉越為該支第一代侯,其私印代代相傳,王莽篡位後該支避禍遷徙於富足的臨邛郡,該印於東漢中晚期隨葬於其後代墓葬中。因該墓群墓主人為漢劉氏皇傢血脈,當地人稱其為“皇墳”也基本符合事實。

樊噲村位於成都邛崍市泉水鎮,這片海拔512米的土地上,一些突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月子餐介紹起的土丘是歷史留下的深刻烙印。

四處墓葬群中,一處名為“皇墳”的漢墓群讓考古隊員們十分驚喜。皇墳的名稱,來源於當地俗稱,根據目前考證,該墓群墓主為漢劉氏皇傢血脈。“這個墓群中清理出一座畫像磚墓,墓室兩側壁下部出土完整畫像磚15塊。”龔揚民介紹,畫像題材包括車馬出行、宴飲、收獲、鹽井、樓閣等,畫像題材排列方式可反映東漢時期宇宙觀及生死觀,內容直接反映漢代社會生產生活各方面,是研究漢代社會日常生活和生產技術的寶貴考古材料。

除此以外,極為重要的皇墳九號墓中,還出土瞭一套銀質子母印,這是四川省第一次出土銀質子母印,在全國來看都是十分罕見的。

銀印歸屬:子母印章指向西漢王侯劉越

考古現場負責人龔揚民介紹,四處墓葬時代從西漢晚期至東漢中晚期,主要包括漢代土坑墓和漢代磚室墓,另含少量唐宋磚室墓。而窯址整體南北向分佈,由窯室、火膛工作坑組成。其中三座時代為西漢晚期,一座時代為東漢中期。有3座窯址保存較好,在四川地區漢代窯址中極為罕見。“邛窯的源頭或也與此有關。”龔揚民說。

這塊印章分為子母兩部分。母印為麒麟鈕,高約3厘米,麒麟立姿,昂首張嘴,胡須垂胸,肩生雙翼。印面略呈方形,邊長約2厘米,周邊帶框欄,內陰刻繆篆“劉越”二字。子印拱形鈕略殘,高約1.5厘米,印面略呈方形,邊長約1厘米,陰刻繆篆“子仲”二字。

成都劉氏“皇墳”出土罕見銀質台中西區產後月子中心“印中印”

“漢代出土套印較少,目前發現的,都是私印,母印刻名,子印刻字。”考古項目負責人劉雨茂介紹,《漢書台中西區月子中心評鑑·王子侯表》中記載,劉越為齊孝王次子,武帝元朔四年與其他六兄弟同時封侯,該支嗣爵者有思侯德、憲侯福、共侯湯、定侯乘,王莽篡位後絕。“漢代所取名字經常因兄弟排行而定,印主人劉越字子仲,可能因其為傢中次子,這恰與西漢定敷侯劉越為齊孝王次子相符。”

而《漢舊儀》載漢代官印制度道:“禦史二千石,銀印龜鈕,文曰章。”可見用銀質官印匹配的是二千石以上身份的王侯或官員,私印與官印制度雖不能完全等同,亦具有重要參考意義。這套子母印為麒麟鈕,可見墓主人身份較高,而子印所刻“子仲”可進一步佐證該印極可能為漢定敷侯劉越私印。

近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員對樊噲村附近的漢墓群進行瞭發掘。其中“皇墳”漢墓群M9出土銀質印章套印一副(又稱子母印),印章銘文指向其歸屬為西漢定敷侯劉越。專傢介紹,該物件的出土,對於認識當時此處人群的地位、身份,研究四川外來移民的方向具有重要意義。

劉雨茂說,子母印的歸屬確認,對於認識當時此處人群的地位、身份具有一定的作用,對於研究外來移民的方向具有意義。

歷史傳說:“樊噲村”與樊噲後人有關

“樊噲村”的名字因村中有一處樊噲墓而世代沿用。許多年前,墓旁還伴有一座樊噲廟。村裡人傳說,曾經有樊噲後人遷居至此,為紀念樊噲所築墳塚,但目前還並未有印證該傳說的相關考古資料。“子母印”等高規格陪葬品的出土,加之2009年對羊安鎮一處高等級墓葬的發掘,劉雨茂猜測,村民中關於樊噲後人曾遷居至此的傳說也許不是空穴來風。

據瞭解,樊噲村漢墓群的科學發掘對四川地區漢墓序列的建立和完善、喪葬習俗的深入研究、文化因素融合與變遷的綜合考察等方面皆具重要意義。墓地目前出土文物200餘件(套),是研究古代四川地區經濟、技術及喪葬制度的寶貴材料,進一步豐富瞭邛崍地區館藏文物、增加邛崍文化積淀、充實天府文化內涵。窯址結構完整,窯室、煙道、火膛、工作面等結構具全,是認識和研究漢代制陶業的寶貴材料;窯址的發現和科學保護對研究兩漢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意義重大。(戴竺芯)
arrow
arrow

    mio604oi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